“新一轮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局面很快就呈现了,不敢判断是不是进入冬天,但是至少面板企业不要过于乐观。”近日,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乔跃山在提及平板显示产业时如是说。2015年,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滑,让液晶面板产业的“寒冬论”不绝于耳。在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和赢利后,面板产业冬天真的来了吗?对于面板厂商来说,2016年应对市场低迷和激烈竞争,新技术布局和技术转型势在必行。
面板行业“冬天”真的来了吗?
近年来,持续扩大产能的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,厂商赢利水平大幅提升。正如华星光电副总裁车汉澍所说:“在2012年运营首年,华星光电就赢利了3.2亿元,迄今为止华星光电仍没有亏损过,这在显示面板行业是非常少有的。”这些年来,我国京东方、天马等面板厂商赢利水平均大幅提升。然而,就在我国面板厂商赚得钵满盆溢时,面板行业“冬天”真的要来了么?
车汉澍对此表示,尽管2015年华星光电仍然赢利,但是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确比2014年有所下调,现在面板行业的确已经感受到寒潮来袭。
在过去的一年中,面板整体供过于求,造成面板库存堆积和价格快速下滑,这是业内人士纷纷提及“寒冬”的主要原因。在群智咨询副总经理李亚琴看来,2016年面板厂商面对的难题是如何“撑下去”。
然而,在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徐征看来,似乎面板产业的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。徐征在接受《中国电子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现在还不能算是液晶面板产业的“冬天”,液晶面板并没有大面积过剩,只是面板产品结构性过剩,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生产的大尺寸面板还有市场空间。至于华星光电赢利水平下滑,也是因为32英寸面板价格大幅下降导致,在调整产品结构后,产品结构合理,状况就会好转。
或将出现产能过剩
一方面是液晶面板产业产能过剩、“冬天”来临的舆论,而另一方面却是厂商热情高涨建设新的生产线。我国新建液晶面板生产线日益增多,这是“寒冬”来临的根源吗?
据记者统计,截至2015年年底,我国已经有8条8.5代线投产,此外还有中电熊猫咸阳8.6代线、中国电子四川8.5代线、惠科8.5代、京东方福建8.5代线、京东方合肥10.5代线。如果再加上传闻中的华星光电11代线,中国大陆8.5代线以上高世代生产线或将达到14条。
除了8.5代高世代面板生产线,这两年来面板厂商也掀起了LTPS投资热。作为中小尺寸市场最具竞争力的技术之一,6代LTPS生产线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。目前,天马厦门和武汉两条6代LTPS生产线、华星光电武汉LTPS生产线、昆山友达都计划于2016年量产,京东方成都6代LTPS生产线将于2017年量产,郑州鸿海LTPS生产线计划于2018年投产。在未来5年内,中国大陆将有10条左右6代LTPS面板生产线建成投产。
徐征告诉《中国电子报》记者,近两年我国还在投建液晶面板生产线,但是都量产以后恐怕会出现过剩的可能。现在国家发改委重点支持京东方、华星光电、天马、中电熊猫、维信诺这五大厂商,有些投资建线并不在计划内,这也是导致新建生产线增多的原因。
如此庞大的新建液晶面板生产线规模,不得不让人思考,面对我国如此大规模投资面板生产线,应该是产业之幸,还是产业之忧呢?
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在接受《中国电子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由于现在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不需要走审批流程,很多地方政府和厂商都很积极投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,这使得现在我国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遍地开花。这种全面铺开建线的模式实际不利于产业发展,这种局面应该有所改变。
“调结构”成面板市场主旋律
在李亚琴看来,减缓扩产步伐是应对产业低迷的可选举措之一。然而,面对2016年的面板产业寒潮,厂商该如何应对呢?
李亚琴告诉《中国电子报》记者,2016年面板厂商的策略趋向于“调结构”,预计2016年韩国、日本厂商将关闭更多G3.5~G5代产能。应对市场低迷和激烈竞争,新技术布局和技术转型势在必行。可以预见的是,2016年G5~G6代的一部分产能将转型,或布局新兴应用、或布局新兴技术,造成实际可量产的产能减少。产业低谷将带来产业秩序重建,多应用生态链模式衍生,新竞争格局渐成。
2016年的面板市场,在“调结构”的背景下,厂商也开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应对市场变化。京东方集团董事长王东升表示,2016年面板市场将面临挑战,中国市场会更加明显,创新和转型显得尤为关键,应该化低谷为企业的成长。
车汉澍表示,32英寸和55英寸面板价格下跌得很厉害,华星光电希望能够在产能利用率上有所提升,并在面板技术方面有所突破。2016年,华星光电的重点会在HDR和120赫兹方面。
徐征告诉《中国电子报》记者,液晶面板产能过不过剩,其实与新市场的开拓有很大的关系,新应用的开发也是影响产能的重要因素。对于我国两大面板龙头来说,华星光电要做的是调整产品结构,京东方要打造垂直产业链,以提升本土面板厂商的赢利能力。